• 2021-02-03 15:00:07
  • 阅读(744)
  • 评论(4)
  • 迎着寒冬逼人的寒气,记者一路前往坐落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革新留念馆。残存的荔园堡古城墙止境,城门巍然屹立,这儿就是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手机兼职网原址。

    沿着斜长的步道跋涉,一座仿古式牌坊庄严静立,正中石匾上横刻着的"南梁革新留念馆"七个金色大字,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1991年至2014年,南梁革新留念馆旧馆经4次修理和扩建。2012年,华池县发起施行了新馆建造工程。2014年9月28日,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树立80周年庆典活动时正式面向大众开馆。

    新、旧留念馆里记录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新家在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根据地树立的汗马功劳。

    南梁革新留念馆原址牌坊之后,是通高34.117米的革新勇士留念碑。南梁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朱栋告知记者,这一高度标志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树立于1934年11月7日,标志着从这一天开端,自在、民主、相等的旗号插在了陕甘边的大地上。碑额上的五角星标志我国共产党,永久闪烁在西北高原上空,为陕甘边区的革新斗争指引着方向。

    碑座的东、西、北三侧别离镌刻着为创立陕甘革新根据地相继献身的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9位勇士的姓名。

    北展室就是陕甘边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会议原址。

    1934年11月1日至6日,就在古城内的关帝庙里,陕甘边区规划最大的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儿隆重举行,100多名区工农兵代表充沛评论了根据地建造的重大问题,通过了《政治抉择案》《土地抉择案》等重要文件,并通过无记名方法,推举产生了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成员,刘志丹中选军委主席,习仲勋中选为政府主席。

    早在1934年7月,陕甘边区特委颁布施行《七月抉择》,由习仲勋担任拟定参会代表的推举方法。

    经广泛寻求大众意见后,研究决定:在陕甘边区雇农5人中选一名代表,贫农10人中选一名代表,中农20人中选一名代表,富农和地主没有推举和被推举权。采纳这样的民主方法,实在确保了贫(雇)农在政府中的政治地位和安排优势,其时参会代表有100多名。

    "金豆豆,银豆豆,粒粒不能随意丢,选好人,办好事,投到好人碗里头。"南梁革新留念馆讲解员刘晓凤说,在陕甘边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与会代表们以"投豆子"的方法推举习仲勋为政府主席。

    习仲勋中选政府主席时只要21岁,被老百姓亲热地称为"娃娃主席"。

    再往里走,就是以陕甘边区革新军事委员会主席刘志丹、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和陕甘边区榜首所赤色校园"列宁小学"教员张景文为原型创造的英豪群雕。

    当年,儿童团、游击队、赤卫军在刘志丹、习仲勋等同志领导下,众志成城捍卫陕甘边区的隆重局面的雕塑,忍不住将记者的思绪引进到8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里。

    透过北展室陈设的瓷碗,好像能够看到当年代表们在这儿榜首次行使崇高推举与被推举权时的隆重局面。当年关帝庙对面的清音楼周边火热而喜庆的气氛好像还在。

    始建于清宣统元年的清音楼,曾是古城内的一座戏台。1934年11月7日,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树立庆祝大会在这儿举行。刘志丹、习仲勋等登台讲演,宣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树立。

    "当习仲勋大声宣告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树立时,3000余人振臂高呼:‘我国共产党万岁!’‘赤军万岁!’‘中华苏维埃万岁!’一时间,口号声震动山林,经年累月。"南梁革新留念馆职工刘永富说。

    当天下午,在荔园堡马洼子台地举行了3000多人参与的阅兵典礼,刘志丹、习仲勋等边区领导现场审阅了我国工农赤军第二十六军、陕甘边游击队和赤卫军。

    一杆杆顶风飘荡的红旗下,赤军主力、骑兵团、游击队等成员列队走过阅兵台,容光焕发,英姿焕发,步枪、大刀、红缨枪在阳光照射下银光闪闪……

    习仲勋在火热的掌声中,继刘志丹之后宣布了施政说话。他代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向广阔人民大众表明,将进一步发展壮大革新武装力量,持续广泛发起劳苦大众,不断把武装斗争面向新的高潮,争夺更大的革新胜利。

    "不爱银子不爱财,光爱工农苏维埃。不爱金子不爱钱,光爱人民好政权。"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树立后,当地老百姓的称颂广为流传。

    其时,为更好展开各项工作和处理边区日常业务,稳固重生的革新政权,捍卫边区大众的胜利果实,政府设立了土地、财务、文明、工农督查、肃反、劳作、粮食、妇女、捍卫大队以及《赤色西北》报编辑部等职能部门。

    在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部委原址,职能部门的窑洞逐个陈设。民主、自在、前进的气味扑面而来。

    而南梁革新留念馆新馆里,南梁集市的模仿重现场景,就是其时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树立后一派昌盛的缩影。

    早在1934年,习仲勋、张策在农村查询中发现,南梁的集贸商场非常惨淡,当地大众的农、副、牧业中剩余的产品无法出售出去,急需的生活用品、生产资料在当地无处购买,物资交流与外界阻隔,简直处于阻滞状况。通过多方查询,同年7月,陕甘边区革新委员会在荔园堡设立了南梁集市,确认每月阴历的初一、十一、二十一为集日。

    "现在,南梁每五天还有一次集市贸易,在沿袭曾经集日的基础上,增加了‘逢六’这个集日,每月‘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都是集日。"刘永富说,1983年,南梁乡党委、政府进行了榜首轮土地承揽,提高了广阔农人种粮的积极性。一起,为了传承南梁革新传统,搞活南梁的商场经济,经当地政府同意,在南梁大街康复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在此树立的集市贸易。现在,每逢集日,南梁大街商场买卖红红火火,秉持传承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拟定的买卖准则,杜绝了市侩哄抬物价、制假贩假、短斤少两的现象产生。(经济日报-我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赵 梅 )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36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