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14 17:00:08
  • 阅读(7553)
  • 评论(11)
  • 新华社拉萨2月13日电 题:"桃花谷"谋"桃花财"——西藏林芝展开桃花经济致富见识

    新华社记者白少波、陈尚才、张兆基

    林芝意为"太阳的宝座",平均海拔3100米。每当初春,雨后春笋桃花次序怒放,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交相辉映,成为共同景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林芝市"以花为媒"大力展开桃花经济,美了高原,富了大众。

    "变成了真实的桃花源"

    52岁的边巴步履强健,络绎在村里的桃花林,辅导大众修剪桃枝和平坦田埂。边巴是巴宜区真巴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这个村里的"领路人"。"20多年前,城市居民经常到村里野桃林郊游,因践踏庄稼常和乡民产生口角。"边巴介绍,村委会想了一个方法:在桃林间整修土路,并安排大众跳舞和拔河,向郊游者收取恰当的田间管理费。

    2002年,林芝市开端打造"桃花节"特色旅行产品,真巴村下辖的嘎拉自然村百亩桃林成为林芝桃花节举办地首选。

    "2019年,门票收入达400多万元,二级消费收入50多万元,咱们尝到了旅行业的‘甜头’。"边巴说,"通过20多年展开,小康示范村建好了,旅行综合体项目落地了,村容村貌面目一新。"

    相同,米林县派镇索松村也迎来了展开机会,因面向南迦巴瓦峰,脚下是弯曲的雅鲁藏布江,沿江桃林十里,成为游客赏花打卡的"桃源"。凭借丰厚的旅行资源,索松村39户大众开办了25所家庭旅馆和精品客栈,大力展开以住宿、餐饮为主的桃花经济。

    "曾经守着绿水青山只会卖资源,现在靠着桃花卖景色,观念变了,这儿变成了真实的桃花源。"村党支部书记顿珠次旺介绍,2016年派镇到索松村的通村柏油路建成通车,4年间索松村家家户户购买了货车和轿车,户均年增收20万元以上。

    "现在日子过得最适意"

    罗布一家曾是索松村为数不多的建档立卡贫穷户。2017年,罗布向银行借款50万元,问亲朋筹款120余万,出资建起了三忘精品客栈。

    三忘客栈闹中取静,在观景房可赏雪山桃林。"我家还兼售松茸、虫草等特产,到了年末不只还清了借款,还自动请求退出贫穷。"罗布介绍,为迎候桃花节,现在已在院内和路旁边播种了小麦和欣赏油菜。

    在波密县古乡嘎朗村,35岁的乡民德青旺姆运营着全村现在规划最大的家庭旅馆"旺姆客栈"。如今,她请了3位同乡帮助运营旅馆。"在旅行旺季,她们每人每月能够领到4000元薪酬,我期望能带动同乡们一同致富。"她说。

    38岁的嘎拉村乡民桑杰次仁,年青时开过货车,跑过客运。跟着嘎拉桃花受游客追捧,他改动思路,运营起了住宿招待和旅行包车生意。

    "包车每天1300元,民宿每天500元,全年最低收入也超10万元。"算起收入账,这个藏族汉子略带几分腼腆,笑脸上现出深深的酒窝。"现在国家方针好,借款也便利,日子过得也最适意!"

    "扎西德勒,咱们的小康"

    盖新楼、装饰客房、晋级饭馆……建造施工的声响充满着冬日里的索松村。

    顿珠次旺介绍,获益于小康村建造项目,索松村展开了路途、排污体系等建造。硬件提质的一起,大众更重视服务水平的提高,每年安排2次餐饮或宾馆服务训练。

    散步嘎拉村,桃花形状的长椅、标识牌等桃花元素随处可见。边巴说:"桃花充分了乡民的钱包,也融进了乡民的日子。"

    近年来,西藏聚集水电路网等十项提高工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每个村庄都产生着天翻地覆的改动。置身嘎拉村,一座吉他和弦指法图座藏式小院错落有致,幼儿园、卫生院、乡民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

    子女就近上学,白叟就医便利,年青劳动力参与旅行服务或外出打工。63岁的巴桑杰布由衷慨叹,党的好方针让旧日幽静的嘎拉村释放出无限生机。

    谈起家里的改动,索松村乡民罗布满脸自豪。他告知记者,自己的大儿子已考进事业单位成了"公家人",小女儿本年要参与高考。"女儿学习好,期望她考上好大学,改动自己的命运。"他说。(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5  收藏